欢迎登陆天津机关党建网

刚柔并济 法理融合 公安河西分局创新开展执法“三度”教育全力推进法制公安建设

来源:公安河西分局发布时间:2022-08-16
      为持续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,切实提升依法行政、依法执法、依法履职的能力水平,今年以来,公安河西分局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安保主题主线,全面聚焦法治公安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,结合公安部、市公安局夏季治安整治“百日行动”,创新开展了以“执法态度、执法力度、执法温度”为核心的“三度”专题活动,不断矫正执法理念,全面完善办案模式,准确把握民生所需,有效提升了全体民警严格执法、精细执法、人性执法的能力水平。活动开展以来,分局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25.6%,移送起诉总量同比上升7.6%,复议诉讼同比下降18%,信访初访同比下降59.2%,初步达到了“两升两降”的工作目标,实现了法律效果、政治效果、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。
      一、聚焦规范执法,引导执法态度回归文明理性。坚持“四个突出”保障落地见效,不断提升规范执法工作制度化、体系化水平。一是突出风险防控。建立分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、法制案件监督小组、派出所法制领导小组等三级监督体系,定期进行风险研判,针对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多发或风险持续高位运行的单位,组织开展执法问题突出单位“进驻式”调研4次,累计制发《案件整改提示单》1267件,督促整改执法问题2097个,切实提高了基层执法办案源头质量。二是突出能力提升。搭建“五位一体”法制人才储备体系,推动公职律师参与法律服务,突出法制人才库建言献策作用,出台《基层执法单位法制员管理办法》,建立“法制员+”月抽考制度,累计开展全局“法制讲堂”活动3次,法制“上门送教”服务3次,执法办案培训班1期,案例分享活动1次,全警执法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。建立庭审观摩工作常态化制度,力争通过现场观摩对比查找自身短板弱项,帮助民警树立强化诉讼意识、程序意识、证据意识,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,提高执法办案质量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。三是突出素质养成。持续巩固“两个不肯”和“只想当官不想干活、只会当官不会干活、不想当官不想干活”专题讨论成效,准确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的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,开展民警辅警“八不说”教育活动,即不礼貌的话不说、不耐烦的话不说、傲慢的话不说、埋怨的话不说、讽刺的话不说、刁难的话不说、牢骚的话不说、庸俗的话不说,教育引导民警改进执法方式、规范执法言行、讲究执法艺术,切实做到以法为据、以理服人、以情感人。四是突出信访压降。将群众揪心事、烦心事、操心事作为公安工作的风向标、晴雨表,组织开展“零信访、零投诉”基层单位创建活动,执行《压降化解信访投诉“八项措施”》,确保从源头上减少存量、遏制增量,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显著提升。
      二、聚焦丰富模式,实现执法力度兼顾靶向精准。坚持“四打”模式提高实战实效,把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和治安顽疾,提升执法办案质量。一是主动行动打。严格落实党中央和公安部、市公安局部署要求,结合“雷霆六号”“断卡”“云剑”等专项行动,围绕九大攻坚战役,相继组织开展“冬月净化”“半年冲刺”“移诉清零”等专项行动。持续深化“所队捆绑”模式,拓展预审深挖途径,采取重点提示、排名通报、战区推动等形式,集中打击整治环食药、寻衅滋事、聚众斗殴等带有夏季特点的各类违法犯罪,5月、6月移送起诉数量环比增加85.9%、16.1%,分局依法打击犯罪、维护安全稳定能力显著提升。二是常态长效打。深入宣传贯彻“十件实事”和《反有组织犯罪法》,始终高压严打涉黑涉恶领域犯罪,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攻坚战,坚持宣传教育、依法打击、整治规范“三箭齐发”,累计核查线索65件,破获新九类案件41起,抓获76人。三是数据研判打。针对诈骗老年群众的神医、苗医、迷信消灾类等案件,依托市局犯罪前科人员建库数据,结合河西区热点数据分析,架构涉老诈骗违法犯罪电子围栏网,建立前科人员触网预警机制,制定快速处置预案,现已打掉4个虚假售卖苗药的犯罪团伙,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,及时挽回群众损失25万余元。四是兵团作战打。深入开展治安乱点地区集中清理清查,组织全局各派出所出动警力1800余人次,检查歌舞娱乐、洗浴、足疗按摩场所200余家次,整改隐患16余处,破获涉黄治安案件159起,行政拘留205人,查处涉赌治安案件18起,行政拘留48人,罚款2人。
      三、聚焦民意导向,实现执法温度更具人性关怀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法制工作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、新要求。一是落实制度响应。落实市局优化营商环境20项措施和“服务企业直通车”等利企服务机制,出台优化户口政策5项规定,全面推行户籍业务“一网办”,户籍迁移及证明类事项“跨省办”,设定移民服务“周三接待日”“集中办”,有效解决群众“多地跑”“折返跑”问题,累计办理户籍类证明、犯罪记录证明等业务1.5万余件,有力推动政务服务从“可办”向“好办易办”转变。二是出台政策回应。规范重大、复杂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程序,研究出台柔性执法指导意见,配套制定法制审核、首违不罚、轻微免罚案件清单;建立分局行政调解委员会,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。年内,被侵害人田某所报多起行政案件均在诉讼阶段合理合法调解结案,实现了法律“权威力度”和执法“人性温度”高度融合。三是宣传防范照应。持续打响分局“流动法制服务室”品牌,延伸普法宣传触角,采取“流动室+”举措,相关部门协调联动,针对关键节点、重要地区、特殊群体,通过以案释法、原创相声、普法小课堂等方式,累计开展普法宣传19场,接待群众近2000人,推动法治观念更接地气、更入人心。建立电诈拦截快速联动机制,形成了一套指令高效、反馈及时、督察严格的标准化预警流程,上半年,累计落地预警指令6万余条,冻结1699万元,止付10.14亿元,用心用情守护好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组织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集中“宣传月”活动,将反诈宣传融入核酸检测“大筛”安保、新法普及等工作,累计组织宣传活动335场,印发宣传单4.7万余张,电信诈骗警情同比下降30.51%,有力筑牢全民反诈“防火墙”。